民族乐器网
首页
资讯
技巧
乐谱
艺术家
作品集
乐器库
百科
不限
体鸣乐器
膜鸣乐器
弦鸣乐器
气鸣乐器
不限
吹管乐器
打击乐器
弹拨乐器
拉弦乐器
笛子
由岚玖于2022-01-25整理
笛子(拼音:dí zi),别称横笛,一般作为伴奏戏曲的重要乐器,相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。
古琴
由钟离于2022-01-25整理
古琴(拼音:Gǔ Qín)中国的传统乐器,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。古琴又称瑶琴、玉琴、七弦琴。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,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。属于八音中的丝。古琴音域宽广,音色深沉,余音悠远。
古筝
由钟离于2022-01-25整理
古筝(拼音:Gǔ Zhēng)又名汉筝、秦筝,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,流行于中国各地。常用于独奏、重奏、器乐合奏和歌舞、戏曲、曲艺的伴奏。因音域宽广,音色优美动听,演奏技巧丰富,表现力强,而被称为“众乐之王”,亦称为“东方钢琴”,是中国独特的、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。
琵琶
由凉凉月色于2022-01-28整理
琵琶(拼音:pí pa),弹拨乐器首座,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,拨弦类弦鸣乐器。木制或竹等制成,音箱呈半梨形,上装四弦,原先是用丝线,现多用钢丝、钢绳、尼龙制成。
中阮
由赵锦辛于2022-01-25整理
中阮(拼音:zhōng ruǎn)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,中华民族传统弹拨乐器,是古琵琶的一种,已有两千年的历史。 由于阮音色圆润,浑厚,音域宽广,因此古代就已成为独奏,合奏、重奏的主要乐器;在现代,阮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,民族管弦乐队中主要使用大阮和中阮。
二胡
由愛于2022-01-21整理
二胡(拼音:Erhu) 始于唐朝,称“奚琴”,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。二胡,即二弦胡琴,又名“南胡”、“嗡子”,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(擦弦乐器)之一。
葫芦丝
由汾酒于2022-02-23整理
葫芦丝(拼音:hú lu sī),又称“葫芦箫”,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,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,主要流行于傣、阿昌、佤、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、临沧地区,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。
箫
由辞惘于2022-03-01整理
箫(拼音:xiāo),分为洞箫和琴箫,“箫”字源排箫,唐代至现代专指竖吹之箫。又因为箫管开孔,与没有开孔的排箫相异,故名“洞箫”。箫历史悠久,音色圆润轻柔,幽静典雅,适于独奏和重奏。它一般由竹子制成,吹孔在上端。
木鱼
由弥光于2022-01-25整理
木鱼(拼音:Mùyú)是一种木制的敲击乐器,常见的团鱼形木鱼形状为类近拳头状的圆球体,中间部分为空心,以作为声音共振和扩音之用。圆球体一边留有音孔,作用和小提琴的F型孔相同,都是让经扩音后的声音可以传开;另一边则另加上长而扁的外边,以方便用手或固定在支撑架上。演奏方法以利用鼓棍或小木锤,敲打乐器外侧的共鸣区以发出声响。木鱼的尺寸可有不同大小,体积越大音高越低。
唢呐
由赵锦辛于2022-02-23整理
唢呐(拼音:suǒ nà),中国双簧木管乐器。也叫唢奈、喇叭、鼓吹。传统唢呐由哨、气牌、侵子、杆和碗五部分构成。
埙
由咖喱麦兜于2022-01-26整理
埙(拼音:xūn),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,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地籁,乃是乐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籁的。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
达卜
由陌上花于2022-01-28整理
达卜(拼音:Dá bo),维吾尔音乐的灵魂,在大部分的舞曲和民间歌曲中达卜是必不可少的。达卜音色清脆响亮,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,演奏技巧灵活多变,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节气氛的作用。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北。
钟(编钟)
由沈梦溪于2022-01-28整理
编钟(拼音:Zhōng)是中国的传统打击乐器,始于青铜器时代。编钟由青铜铸成,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,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。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;“金石之声”中的“金”就是指编钟,“石”指编磬。
扬琴
由咖喱麦兜于2022-01-24整理
扬琴(拼音:YangQin) 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,最初是为曲艺伴奏,并形成多种流派。扬琴在我国经过近400年的流传和演进,不论在乐器制作、演奏艺术或乐曲创作上,都已具有我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,并与各地民间乐种相结合,形成了多个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和乐种性特点的流派。
马头琴
马头琴(拼音:mǎ tóu qín)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,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,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,祖先为马尾胡琴,是中世纪北方弓弦胡琴的一种。
由默妍于2022-01-27整理
碰铃
由日记里的汤姆于2022-01-26整理
碰铃(拼音:Pèng líng)古代称铃钹。是满、蒙古、藏、纳西、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。藏语称丁夏。因流传地区的不同,在民间又有撞铃、双磬、声声、水水等名称,陕西则称甩子,也有简称为铃的。它的形状如铃,铜制,一付两个,用绳穿连,互相撞而发音,无固定音高。常用于器乐合奏及戏曲伴奏中,为节奏乐器。
月琴
月琴(拼音:yuè qín),汉族弹拨乐器,起源于汉代。曾流传于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半岛、越南。现在还流传于中国和越南。早期月琴长颈,一般有十二品左右。清代出现八品左右的短颈月琴,便于演奏高音区,常用于戏曲曲艺的伴奏。1950年代发展改良阮之后,月琴在中国大陆通常指短颈月琴。
由Eno Elvis于2022-01-26整理
口笛
由风月呢喃于2022-01-26整理
口笛(拼音:kǒu dí),竹乐器,1971年,著名竹笛演奏家俞逊发先生发明创造了口笛,适用于独奏、重奏、伴奏。
柳琴
由chen于2022-01-25整理
柳琴(拼音:Liǔ Qín)是起源于清代的一种拨弦乐器,最早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,外形非常民间化,又名土琵琶,原流行于苏、鲁、皖等省。现流行于全国各地。 属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,其外形、构造、奏法均与琵琶相似。
火不思
由秋色于2022-01-25整理
火不思(拼音:huǒ bù sī)是蒙古族弹拨乐器,见于元代,盛行于明代,清朝列入国乐,清后失传,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。流传于中国新疆、内蒙古、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。
首页
上一页
1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下一页
尾页
首页
搜索
发现
我的